「我很有愛,也很專業,為什麼就是賺不到錢?」
過去五年陪伴身心靈創業者的路上,這句話出現的頻率很高
我有個客戶是芳療老師,市面上很多擁有各種證書的芳療師,櫃子裡滿滿都是精油,銀行戶頭卻空空的。這種理念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狀況,很多身心靈工作者都遇過。
但這裡有個有趣的矛盾:美國身心靈產業報告顯示,全球身心靈市場價值已達1.2兆美元,可是真正獲得穩定收入的工作者卻不到30%。
這就好像一片肥沃的土地,卻有很多種子無法發芽。問題出在哪裡?
我們缺少了一套「種植指南」一個能讓靈性價值與商業價值自然融合的系統。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索一條讓內在光芒自然綻放、同時吸引到真正需要我們的理想客戶的路。

價值觀與商業模式的深度整合
“最好的商業模式不是學來的,而是從自己身上發現的。” — 賽斯·高汀
延伸閱讀:
價值觀清單用不出來?用3個教練提問,把它變成你的品牌賺錢藍圖
重新定義商業模式:從外求到內發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別人的成功模式,興奮地照單全收,結果做起來卻像在穿別人的衣服不管怎麼調整都不合身。
傳統商業思維教我們「先看市場需要什麼,再調整自己去迎合」。但對身心靈創業者來說,這種做法就像逼著蘭花長成玫瑰的樣子不只累,還很容易枯萎。
我記得有位芳療師,她剛開始創業時就是這樣。看到別的芳療師做什麼服務火,她就跟著做什麼。結果兩年下來,不僅收入起伏不定,自己也累得像被榨乾。
有一天她跟我說:「我覺得自己像在演別人的人生。」
那次對話後,我們花了一個下午挖掘她真正在乎的是什麼。結果發現,她最有感覺的不是芳療技術本身,而是「陪伴女性找回內在力量」這件事。
基於這個發現,她重新定位自己,專門為產後憂鬱的媽媽提供芳療陪伴服務。猜猜結果如何?不到半年,她的預約就排到三個月後,收入也是之前的3倍。
這就像種樹的道理。根系(價值觀)扎得越深,樹幹(商業模式)才能長得越穩,最後結出的果實(穩定收入)才會又大又甜。
價值觀商業化的三步轉換法
根據我多年的實踐經驗,價值觀商業化可以分為三個具體步驟:
步驟一:價值觀盤點與深度提煉 不是簡單地列出「愛、和平、喜悅」這些通用詞彙,而是要深入探索:你的價值觀具體是什麼?它們如何在你的生命中展現?你最享受為別人帶來什麼樣的轉化?
我會使用一個「價值觀探索輪」的工具,引導創業者從不同維度挖掘自己真正的核心價值:
- 生命經驗:什麼時刻讓你感到最有意義?
- 天賦能力:你天生就會、別人需要學習的能力是什麼?
- 深層渴望:你希望這個世界因為你的存在而有什麼改變?
步驟二:從價值觀到服務定位 每個價值觀都對應著一群有著特定需求的人。比如,如果你的核心價值是「深度連結」,你的理想客戶可能是那些感到孤獨、渴望被真正理解的人。如果你的核心價值是「創造啟發」,你的理想客戶可能是那些感到生活缺乏方向、需要被點燃內在火花的人。
步驟三:設計價值觀一致的商業模式 你的定價、服務方式、行銷風格,都應該是你價值觀的自然延伸。這樣的商業模式不會讓你感到違和,反而會讓你越做越有力量。

品牌定位與價值表達系統
“人們購買的不是產品,而是更好的自己。” — 唐納德·米勒
延伸閱讀:價值主張範例:3個真實品牌故事,教你寫出讓客戶秒懂的品牌價值
用提問挖掘品牌核心
很多身心靈創業者之所以定位模糊,是因為從來沒有系統性地思考過自己真正想服務的是誰。我們可以透過三個核心提問,將抽象的價值觀轉化為清晰的品牌定位:
提問一:你的價值觀最想為「誰」服務? 不是「所有需要幫助的人」,而是具體到你一想到他們就會心生憐愛的那群人。他們正面臨什麼樣的挑戰?他們內心最深的渴望是什麼?
舉例來說,有位心理諮商師透過這個提問發現,她最想服務的是「30-45歲感到人生卡關的職業女性」。這個定位讓她的行銷內容更加精準,也讓理想客戶更容易找到她。
提問二:你的價值觀能創造什麼「獨特體驗」? 如果你的價值觀是「溫暖陪伴」,你的服務流程是否從預約開始就讓人感到被關懷?如果你的價值觀是「深度洞察」,你是否能提供市場上其他人無法給出的獨特觀點?
提問三:你的價值觀和別人有何「不同」? 不是比較誰更厲害,而是找出你的獨特之處。也許市場上的教練都在強調「快速突破」,而你的價值觀是「溫柔療癒」,這種差異就是你的競爭優勢。
打造有靈魂的品牌故事
品牌故事不是編出來的,而是從你的真實生命經驗中萃取出來的。根據我的觀察,一個動人的品牌故事包含三個元素:
原點故事:是什麼讓你踏上身心靈的道路? 轉化故事:你經歷了什麼樣的內在轉化? 服務故事:你如何將自己的轉化化為對他人的服務?
這個故事不需要戲劇化,但需要真實。當你能夠真誠地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時,理想客戶就會在你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行銷心態與策略執行
“行銷不是推銷,而是你療癒能力的延伸。” — 小喵
延伸閱讀:
身心靈創業者必學的「吸引式行銷」:3個讓理想客戶主動找你的方法
從抗拒到自然行銷的內在突破
在我輔導的身心靈創業者中,超過90%的人對行銷都有內在抗拒。這種抗拒主要來自三個層面的限制性信念:
層面一:靈性與金錢的二元對立信念 許多身心靈工作者從小就在一種「靈性工作不應該談錢」的環境中長大。但根據能量法則,金錢其實是愛的能量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它是宇宙讓能量平衡流動的媒介。
一位資深療癒師分享:「我花了三年時間才明白,拒絶收費其實是對自己專業的不尊重。當我開始合理定價後,不只收入提升,連客戶的療癒效果都變得更好,因為他們更珍惜這個過程。」
層面二:配得感不足與自我價值低估 來自我不配得的感受,或是社會對助人工作者的期待——認為我們應該無私奉獻,不求回報。
層面三:對推銷的誤解與恐懼 真正有效的行銷,其實是分享。當你真心相信自己的服務能帶來轉化,分享它就不是推銷,而是一種服務的延伸。
吸引式行銷的完整策略地圖
身心靈創業者的行銷策略應該採用吸引式而非推銷式。這個策略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內容發散策略 透過有價值的內容分享,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專業和理念。重點不是討好所有人,而是吸引真正與你共振的人。內容應該包含痛點共鳴、解法教學、觀念心態、誤區提醒、邀請引導等等五個類型。
第二層:關係收斂策略 將對你內容有共鳴的人,引導到私域(如社群、電子報),建立更深層的連結。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建立信任,而不是銷售。
延伸閱讀:身心靈創業者的五條內容主線:讓故事自然吸引理想客戶的系統化策略
第三層:服務成交策略 在建立了充分信任後,自然地邀請需要進一步支持的人,體驗你的付費服務。

落地工具與執行系統
“最好的工具,是能讓你與自己對話的工具。” — 賽斯·高汀
延伸閱讀:
商業模式設計的實用工具箱
傳統的商業模式九宮格對很多身心靈創業者來說太過繁複。根據我的實踐經驗,可以先從簡單的工具開始規劃:
工具一:客戶轉化路徑圖
不只思考商業邏輯,更要思考客戶的情感旅程。從他們第一次聽到你,到成為你的長期夥伴,每個階段他們的內心狀態是什麼?你如何在每個節點提供合適的支持?
這個工具來自知識萃取中的「A點B點理論」,但我將它調整得更適合身心靈工作者使用。
工具二:事業生態系地圖
將你的事業看成一個有機的生態系統。你的價值觀是根系,你的服務是主幹,你的內容是枝葉,你的客戶是果實。每個部分都相互滋養,形成一個健康的循環。
這個概念來自商業思維閉環,但我將其視覺化為一個更容易理解的生態系統。
工具三:品牌靈魂健檢清單
定期檢視你的商業決策是否還與核心價值觀對齊。當你發現某些做法讓你感到不舒服時,不是改變價值觀去迎合市場,而是調整策略讓它更符合你的內在。
價值主張的落地執行方法
很多創業者寫出了動人的價值主張,卻不知道如何讓它變成實際的獲客工具。根據我的實戰經驗,價值主張落地有三個常見盲點:
盲點一:以為價值主張就是行銷文案 價值主張是指南針,不是完整地圖。它告訴你方向,但你還需要設計具體的傳遞策略。
盲點二:沒有設計價值傳遞的系統 再好的價值主張,如果沒有系統性的展示機會,就像珍寶鎖在保險箱裡,無人知曉。
盲點三:忘記建立信任的橋樑 價值主張是承諾,但承諾和信任之間還需要用具體的內容和互動來搭建橋樑。
價值主張落地的完整流程:
- 設計價值主張的展示舞台:為你的價值主張找到最合適的展示場景
- 建立價值傳遞的內容系統:將價值主張拆解成多個子主題
- 設計從認識到信任的轉化路徑:規劃客戶從初次接觸到深度信任的完整旅程
你的商業系統,其實是你靈魂的作品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問:「要怎麼開始?」
我想跟你分享一個有趣的觀察。這套系統就像一幅拼圖,每個部分看起來都很重要,但組合起來才有魔法。
內在基礎:價值觀釐清與商業化
價值觀清單用不出來?用3個教練提問,把它變成你的品牌賺錢藍圖
品牌定位:理想客戶與獨特價值
價值主張範例:3個真實品牌故事,教你寫出讓客戶秒懂的品牌價值
心態建立:行銷信念的轉化
工具應用:商業模式設計框架
策略執行:
身心靈創業者必學的「吸引式行銷」:3個讓理想客戶主動找你的方法
這套系統最美妙的地方是什麼?它不會讓你覺得「又要硬撐了」,因為每個部分都是從你的內在真實中長出來的,就像一顆種子自然發芽一樣。
當你開始用這套系統建構事業時,有趣的事情會發生:商業不再是你靈性路上的絆腳石,而是你靈性修行的另一個舞台。
每次服務客戶,都是愛的流動。 每次合理收費,都是能量的平衡。
每次真誠分享,都是光芒的延伸。
你的事業,其實是你靈魂使命在這個世界上最具體的展現。
一個來自內在智慧的邀請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心裡有什麼東西被撥動了,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
「如果我可以用一種完全與自己對齊的方式來經營事業,那會是什麼樣子?」
答案,也許就在你的內在智慧裡等著。如果你渴望有個人陪伴你深度探索,並將這套系統轉化為專屬於你的商業模式,可以私訊我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