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種創業人格?5 種創業人格與商業模式(下)

創業人格

上一篇,我們提到Architect 系統設計型:喜歡鋪好學習跑道,做線上課程,睡覺也能收款。

Fixer 問題解決型:專收客製化服務案,靠高價顧問、客製專案換高成就感。如果讀完還沒看到類似自己的!?

延伸閱讀:你是哪種創業人格?5 種創業人格與商業模式(上)

別緊張,還有三個類型,Teacher 知識轉譯型(講師)、Craftsman 優化服務型(匠人)、Host 社群連結型(發起人)

 Teacher 知識轉譯型(講師)

適合模式:
講座教學、企業內訓、線上或實體課程、教練式陪跑服務
如果你有點像這樣,那很可能是屬於 Teacher 知識轉譯型(講師):

  • 擅長將新概念化為大家都懂的比喻,還會順便用生活化的語言講例子。
  • 最享受現場互動:學員的回饋是動力的來源超享受「對方突然懂了」的那一瞬間。

如果你邊教邊快樂,甚至越講越有靈感,那你很可能就是 Teacher 知識轉譯型。優勢:

  • 內容可以累積,越教越強:教案、教材做一次可以多次重用,熟練後效率提升,收入也會跟著增加。
  • 互動感強,教學過程可快速調整方向:學生一臉問號或突然點頭,馬上就能換一種方式解釋,應變能力強。
  • 適合講座、課程、陪跑型顧問服務:無論是企業邀約還是自己開課,都能轉化專業知識為收入。

需要注意的盲點:

  • 教學能量管理:長時間講課會耗聲耗心,尤其當狀態不穩、能量不夠時,會覺得有壓力。
  • 市面上講師很多,容易被比價或比較:如果沒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就很容易被取代。

可以採取的行動方案:

  • 打造專屬課程命名:有獨特的系統跟金句,容易讓人記住。
  • 把重複的基礎內容重複利用:不必每次都從頭講,可以把力氣留給更有深度的互動。
  • 設計課後陪跑方案搭配社群、會員制:讓學生不只買課程,更持續跟你互動,延長收入週期。
將流程優化的匠人

Craftsman 優化服務型(匠人)

適合模式:
產品化服務(Productized Service)、招牌服務套組(Signature Package)
如果你有點像這樣,那很可能是屬於 Craftsman 優化服務型(匠人):

  • 做完一件服務後,會思考:這個流程可以再優化。
  • 喜歡把同一個主題研究得很深,甚至希望每個細節都能掌握。
  • 接案時不想每次都從零開始討論內容,希望服務有固定流程和成果。

如果你做事的快感來自持續精進、每次交付都更好一點,那很可能就是 Craftsman 優化服務型(匠人)。優勢:

  • 流程穩定又專業:透過標準化流程,把高品質服務變成可重複的招牌服務套組。
  • 客戶決策簡單:已規模化方案(例:NT$50,000品牌重塑),不需要每次都談細節。
  • 可兼顧深度與效率:不像 Fixer 要客製,也不像 Teacher 都要出場,可以默默高效交付。

需要注意的盲點:

  • 太專注交付忽略曝光:可能會一直想先把內容做好再說,但如果沒人知道有這一套服務,還是沒人來買
  • 專案邊界範圍訂立:如果沒定義好這個方案包含什麼,客戶會說那這個也能順便做一下嗎?

可以採取的行動方案:

  • 把服務流程寫成 SOP(標準作業流程):讓你不只可以自己穩穩交付,也能日後請助理幫你處理 80%的行政工作
  • 提案頁面寫清楚:讓客戶知道交付邊界,避免合作過程不斷加碼
  • 做好案例展示頁:用前後對比圖或客戶成果回饋,不用說服讓成果自己說話

打造專屬課程命名:有獨特的系統跟金句,容易讓人記住。

社群連結發起人

Host 社群連結型(發起人)

適合模式:
會員制社群、社群型課程、活動策展、實體線上聚會設計
如果你有點像這樣,那很可能是屬於Host 社群連結型:

  • 很擅長拉群組、辦聚會,活動流程交給你安排,大家都說你超會揪人。
  • 喜歡觀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只要看到成員互相連結、交流很多,你就覺得超有成就感。
  • 有靈感時就想開直播、辦挑戰或來場小聚會,把大家召集起來一起做點什麼。

如果你最有能量的時候是跟很多人互動,那你很可能就是 Host 社群連結型。優勢:

  • 你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擅長凝聚氛圍、維持社群的溫度與節奏。
  • 活動設計與主持力強:無論是直播、社團互動還是實體聚會,你都能創造有記憶點的體驗。
  • 最適合做會員制、社群型課程、活動策展:靠月費與成員間的儀式感建立穩定現金流與品牌黏著度。

需要注意的盲點:

  • 社群冷清時,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成就感來自人有來、有互動,但社群互動本來就有高低潮,低潮你可能就開始內耗。
  • 太在乎每個人、太想照顧好全部人:常常是溫暖的陪伴者,但如果沒有設定界線,會不知不覺耗掉自己整週的精力還懷疑人生。

可以採取的行動方案:

  • 設計分層參與結構:免費社群、小額月費會員、 VIP 圈,讓不同層的參與感與資源明確分流。
  • 建立固定儀式感活動節奏:像是週挑戰、月直播、季實體聚會,讓成員有固定時間一起出現的凝聚力。
  • 自動收款系統及提醒機制:不用每天追款,可以把心力放在陪伴與互動設計上。
  • 預留無社交日讓自己充電:社群經營不是無止盡的付出,要懂得能量管理。

Host 的力量不在於自己講多少,只要能創造出一個讓人願意留下、互動、願意彼此連結的系統及空間,不需要做得更多,就會有人自發地互動。

從五種創業人格,看見你最有動力的模式

沒有標準解也沒有所謂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節奏。
有人喜歡打造一整套線上系統,有人擅長現場解題;
有人教學起來很有熱情,有人則專注優化流程做到極致;
還有人最愛的是把人聚起來,一起創造互動的場域。
這五種創業人格,是一種很棒個參考,不一定只能選一種,很多人會同時具備兩種以上的混合特質。
但當你覺察到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是什麼,持續有動力繼續下去會越做越順利。

從理解自己,到開始打造屬於你的節奏型事業

當你清楚自己偏好的行動方式,就不必再模仿別人的成功公式,也會被別人影響,覺得自己是不是該做短影音、要不要一直開課這些聲音干擾。

下一步行動可以回頭整理一下你過去做得最順、最有回饋的服務或作品,接下來我們也會繼續分享各種商業模式、產品設計與收費策略,更了解怎麼用擅長的方式,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線圖,有什麼回饋或疑問歡迎聯絡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