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自己?必知的 4 大性格測驗(MBTI、Gallup⋯)

了解自己

探索內在 GPS:透過測驗看見真正的自己

你還在為下一步該往哪裡走而焦慮嗎?

2021 年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我被迫在家工作,沒想到長時間宅在同一屋簷下,和家人的摩擦愈演愈烈,雖然工程師薪水穩定、任務也算輕鬆,但是日復一日的重複讓我覺得厭倦。這讓我在家中重新省思什麼是自己想要的,感覺內心渴望人生有不一樣的體驗跟探索,但我想不出「除了資訊相關的工作,我還能做什麼?」
但後來我才知道,很多的無法確定及無法選擇,源自於對自己的不夠了解。

要讓人生重新對焦,第一步是看見真正的自己。除了日常反思,愈來愈多人選擇透過性格測驗來加速探索:無論是 MBTIDISC、Gallup皮紋,都能幫助我們從不同面向更加了解自己。但測驗只是協助你,關鍵在於你如何從測驗結果中解讀、並把洞察化成行動。

接下來我會分享四種熱門性格工具(含 MBTI、DISC 等),協助你用不同視角來看自己‘,陪你一起從迷霧裡找出清晰的前行方向。

MBTI 16 型:拆解思考、情感、直覺的行為密碼

MBTI是由Briggs Myers母女受著名心理學家卡榮格及其人格研究的啟發用四個維度及16個人格,解釋個人在決策過程中的偏好以及他們如何看待世界,所以看到關鍵字會知道自己是誰、怎麼想,我覺得是可以很好的去檢視自己資訊怎麼被接收 、判斷如何形成 、最終如何做決策。

外向(Extrovert)與 內向(Introvert

實感(Sensory)與 直覺(Intuitive)

感覺(Sensory)與 思考(Thinking)

判斷(Judging)與情感(Perceiving)

MBTI 透過四個維度偏好來探索能量來源、資訊處理方式、判斷依據與生活節奏:
E(外向)與 I(內向)定義你如何獲得能量:外向從與人互動中獲得活力,內向則透過獨處來充電。
S(實感)與 N(直覺)說明你如何吸收資訊:實感者依靠具體細節與事實更循序漸進的方式處理資訊,直覺型偏好從全貌中抓取趨勢與可能性。
T(思考)與 F(情感)影響你做決定的重點:思考型偏向以邏輯與客觀推理作為評估;情感型則會將價值觀與人際關係納入考量。
最後,J(判斷)與 P(感知)反映你對外在生活的組織方式:判斷型喜歡有條理計畫與框架結構,感知型則偏向更靈活與隨性。

這四個維度不僅塑造了性格輪廓,也提供了一套了解自我的分析架構,有助於掌握思考風格、決策習慣,並優化日常工作、溝通方式。

我的測驗結果是INFP,我覺得很符合的部分是對自己與他人的內在世界都懷有深刻好奇與同理心,對某主題產生興趣,可能開啟一連串探索,從不同角度拼湊整體畫面。

有時候會因為重視價值、誠實與內在一致性而產生矛盾衝突讓事情停滯不前,但真誠與善意是我的優點。

有一段關於NP的描述蠻透徹的 : 主導功能 Fi(內向情感)能讓你建立深度的自我覺察,而輔助的 Ne(外向直覺)則帶來靈感與可能性。
理解這些能更善用自身優勢,在職涯選擇與人際互動中找到更貼近自我的路徑。

我的Top5

Gallup 測驗:發現自己的優勢潛能

蓋洛普的 CliftonStrengths 優勢測驗是由「天賦心理學之父」Donald Clifton 和蓋洛普團隊開發,基於超過數百萬人的研究與訪談而來,在找出你的天賦強項而非聚焦短處。
此測驗有兩種版本:

蓋洛普官網:Buy Gallup Assessments

  • Top 5 基本版:透過約 177 題配對敘述,花 35–45 分鐘作答。報告列出你的 5 項最強特質,價格約 USD 24.99。
  • CliftonStrengths 34 進階版:完整排名所有 34 項主題,並歸納進「執行者、影響力、關係建立、策略思維」四大象限,報告長度更多,建議用於深度發展,售價 USD 59.99。若先做基本版,也可支付差額 USD 35 升級取得 34 項完整結果。

我選擇的是進階版,以掌握整體的排序。如果先做基本版再升級,只需補差額即可,適合步步深入進行自我探索。

皮紋

多元智能皮紋檢測(DMIT):透過指紋解讀你的天賦與學習風格

多元智能皮紋檢測(DMIT)根據皮紋學大腦生理學和行為科學等理論基礎而成,可以了解先天形成的學習潛能及學習優弱勢,其中 Gardner 提出多元智力理論區分成幾個智能:語文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 音樂智能、動作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空間智能及自然觀察智能

Gardner提出所謂的天才是指天生的傾向,最大量刺激和社會提供架構的綜合產物。他指出任何複雜的人類都需要各種智慧的整合,但分離出特定智能才能真正了解人類認知的架構。

  • 天生的傾向:個人在某個領域的先天潛能或傾向
  • 最大量刺激:充分的練習、學習和經驗累積
  • 社會提供架構:社會環境的支持,包括教育資源、文化背景、機會等

即使有天賦,也需要後天的努力和適當的環境支持才能成為真正的天才。
皮紋也是我比較有深入了解的測驗,當時做完才發現自己除了第一二個強項是推理力跟管理力外有四個並列第三,也因此了解自己不是單一路線的專才人,也讓我開始學會體諒自己,不要跟程式高手做比較而去欣賞自己在多元面向的彈性與整合力,比起深入一項技能我更擅長跨領域連結與靈感轉化,這也慢慢幫我找回自信與方向。

從測驗結果到自我認識:用心理工具釐清方向認識自己

透過 MBTI 測驗,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一個傾向內向、透過獨處充電的人。比起外在刺激,我更需要與自己相處,才能恢復能量與清晰感。而直覺(N)也是我很強的面向,它常常在對話中帶給我源源不絕的靈感與創意,讓我總能從抽象、宏觀的角度提出不一樣的觀點,與人分享。

不過也讓我跟朋友也討論到:我不是只有 INFP 這一種樣貌。雖然內在情感與直覺明顯,但我其實在工作上常常有理性思考、分析與判斷的那一面,只是相較之下沒有那麼偏好使用。
這樣的覺察讓我不再把自己侷限在單一面向中,更彈性地看待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現與轉換。

透過蓋洛普測驗我對自己的五大強項體諒、理念、關聯、思維、蒐集有了更具體的認識。
更進一步察覺這些優勢在不同情境中是否運用得有時候用得太少,有時候則可能過度發揮,反而造成壓力或誤解。
例如: 過去我常常停在輸入太多、卻沒有轉化或實際應用,反而讓自己陷入資訊過載、行動停滯的狀態。
現在我能更清楚地辨認出過度輸入但缺乏輸出的模式,可以提醒自己把重點放在學以致用。

多元智能皮紋檢測(DMIT)讓我做了測驗後還去上課呢,也因為這樣讓我知道我的推理能力的強項可以用在跨領域整合與表達的潛力。這一點對我自我定位的轉變幫助很大,有機會再更深入分享吧。

總結這些工具提供了一個立體的鏡子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走出適合自己的路。

參考延伸閱讀:如何認識自己?探索內在3部曲,了解自己特色、成就理想自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