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不少創業者的詢問,他們都有類似的困擾:「我已經做了好幾版MVP,為什麼總是沒有人要買?是不是我的產品真的不行?」
深入了解他們的情況後發現,問題不在於產品本身,而在於對MVP的根本誤解。
大多數創作者以為只要把產品做得簡單一點、便宜一點,就叫做MVP。但這樣的理解完全錯了。

MVP核心不在於產品,而在於驗證
它不是一個削減版的產品,而是一個「帶有最小功能的驗證過程」。換句話說,MVP的目標不是讓客戶滿意,而是讓你快速且準確地了解:你的假設到底對不對?
這個認知差異,決定了你的MVP是「驗證工具」還是「半成品」。
根據過往經驗,MVP失敗的原因通常不是技術問題或資金不足,而是心態問題。當心態調整正確了,即使是最簡單的市場驗證方式,都能給你清晰且有用的反饋。
今天我要跟你分享三個最常見的心態錯誤,以及如何調整這些心態,讓你的MVP真正成為成功的市場驗證工具。這些方法已經幫助許多創業者從反覆失敗轉向找到自己的市場定位,希望也能幫到現在正在困惑中的你。
心態錯誤一:想做的太多,導致MVP方向模糊
感性創作者總有一顆想要給予的心。看到客戶的問題,就想把所有最好的解決方案都打包給對方。這份善意,卻成了MVP失敗的第一個陷阱。
我曾經輔導過一位靈氣療癒師,她想要驗證線上療癒服務的市場需求。她的第一版MVP包含了:
- 個人能量檢測報告
- 15分鐘線上靈氣療癒
- 冥想音檔
- 水晶選購建議
- 後續追蹤關懷
看起來很豐富對吧?但問題是:當客戶體驗後說「還不錯」時,你根本不知道是哪個部分打動了她,也不知道哪個部分其實是多餘的。
MVP就像做菜時的試味道,一次只能測試一種調料的效果。
如果你想驗證的核心假設是「人們願意為線上靈氣療癒付費」,那你的MVP就應該只包含「線上靈氣療癒」這一個功能。其他都是雜訊。
當方向清晰後,這位療癒師重新設計了她的MVP:一個30分鐘的線上靈氣療癒體驗,收費500元。結果一週內就有8個人預約,其中6個人完成付費。
這個結果明確告訴她:**人們確實願意為線上靈氣療癒付費。**這就是有效的市場驗證。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簡化的MVP,她得到了許多有價值的回饋:
- 客戶最常問的問題是「療癒效果能持續多久?」
- 有3位客戶主動詢問能否延長到60分鐘
- 大部分客戶希望在晚上8-10點進行療癒
- 有2位客戶表示願意介紹朋友來體驗
這些反饋比任何複雜的功能包更有價值,因為它們來自真正願意付費的客戶。基於這些洞察,她後來設計了60分鐘的進階版療癒服務,並且調整了預約時段,轉換率提升了40%。
這就是聚焦的力量。當你只驗證一個核心假設時,你得到的反饋會更純粹、更有指導價值,也更容易採取行動。
實用建議:一個核心假設原則
在設計MVP之前,先問自己:「我最想驗證的那一個假設是什麼?」
把這個假設寫下來,然後問自己:「要驗證這個假設,我最少需要什麼功能?」
記住,MVP的目標不是讓客戶驚豔,而是讓你快速獲得清晰的答案。
具體的假設撰寫公式:
「我相信 [目標客群] 願意為了 [具體價值] 付出 [具體代價(時間/金錢/精力)]」
舉例:
- ✗ 錯誤:「我相信人們需要心理諮詢」(太模糊)
- ✓ 正確:「我相信30-45歲的職業女性願意為了解決職場焦慮問題付出3000元參加90分鐘的一對一諮詢」
一旦假設明確了,你的MVP設計就會變得非常清晰。上面的假設只需要驗證:
- 能否找到30-45歲有職場焦慮的職業女性?
- 她們是否願意付3000元?
- 90分鐘的諮詢是否能解決問題?
其他所有功能都可以暫時擱置。
避免功能膨脹的三個檢查點:
- 必要性檢查:這個功能是驗證核心假設的必要條件嗎?
- 複雜度檢查:這個功能會讓使用者覺得複雜或困惑嗎?
- 反饋純度檢查:這個功能會干擾我對核心假設的判斷嗎?
如果任何一個答案是「是」,就暫時移除這個功能。你永遠可以在下一個版本加回來,但現在的重點是獲得清晰的驗證結果。

心態錯誤二:「害怕被拒絕」,導致不敢真正收費
這是我看到最多感性創業者犯的錯誤。因為害怕自己的想法不被市場接受,所以用「免費」或「極低價」來測試市場反應。
表面上看起來很合理——萬一沒人要,至少沒有收錢,比較不會有罪惡感。但這種做法會導致驗證結果完全失真。
免費的東西永遠不缺人要,但這些人不是你的真正客戶。
我有個學員做心理諮詢,她想驗證「職場壓力釋放工作坊」的市場需求。第一次辦免費場次,來了30個人,大家都說很有收穫,她以為驗證成功了。
結果當她推出付費版本(3000元)時,30個人中只有1個人付費。她整個信心都崩潰了,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適合創業。
問題出在哪?免費參加的人,和願意付費的人,根本不是同一群人。
免費參加者的心態是「反正不用錢,去看看有沒有用」;付費者的心態是「我有這個問題,我願意投資來解決它」。這兩種心態導致的參與度、期待值、甚至反饋品質都完全不同。
用真實價格篩選真正的買家
如果你想驗證市場對你的解決方案的真實需求,就必須用「真實的價格」來測試。
這個價格不用是你的最終定價,但必須是一個「讓人需要考慮一下」的金額。通常是你預期正式價格的30-50%。
還是那位心理諮詢師,後來她重新設計MVP:「職場壓力釋放工作坊,早鳥價1500元,限額8人」。結果三天內就滿額了,而且參與者的投入度和反饋品質都比免費場次好太多。
這次她得到了真正有用的市場驗證:確實有一群人願意為解決職場壓力問題付費,而且這個價格區間是可接受的。
收費不是貪錢,而是尊重你的專業,也是找到真正客戶的必要篩選機制。
心態錯誤三:「盲目模仿他人」,導致失去獨特價值
看到別人的MVP成功了,就想直接複製過來用。這是第三個常見的心態錯誤。
我曾看過一位芳療師,看到某個瑜伽老師用「21天挑戰」的形式成功驗證了線上課程的市場需求,就也推出了「21天芳香療癒挑戰」。
形式是複製了,但結果慘不忍睹。為什麼?
因為21天挑戰適合瑜伽這種需要持續練習、逐漸建立習慣的項目,但芳香療癒的核心價值是「即時的身心舒緩」,強迫拉成21天反而稀釋了它的獨特性。
每個人的品牌靈魂不同,適合的MVP形式也不同。
你是偏重「深度一對一療癒」的類型,還是「群體能量帶領」的類型?你的客戶是喜歡「持續陪伴」,還是「深度突破」?這些差異都會影響你的MVP設計。
那位芳療師後來重新設計MVP:「90分鐘深度芳香療癒體驗,包含個人調香+引導放鬆」,收費2800元。這個設計更符合她的專業特色,也更符合芳香療癒的特性。結果一推出就有很好的反應。
找到你的靈魂品牌特色
在設計MVP之前,先問自己這些問題:
- 我的專業最獨特的地方是什麼?
- 我的客戶最常因為什麼原因來找我?
- 我最自在、最有能量的工作方式是什麼?
這些問題的答案,會幫你找到適合自己的MVP形式,而不是盲目複製別人的模式。

攝影師:Sound On: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3756941/
結論:MVP的成功,源於內在的清晰
很多人以為市場驗證是對外的事情——去測試市場接不接受。但我發現,真正成功的市場驗證,往往始於向內的清晰。
當你清楚「你是誰」、「你為何而做」,你的MVP才會有靈魂。
你會知道要驗證什麼核心假設,因為你清楚自己的價值主張; 你會敢於合理收費,因為你相信自己的專業值得; 你會設計出獨特的驗證方式,因為你了解自己的品牌特色。
相反地,如果內在不清晰,你就會想要驗證所有東西(心態錯誤一),用免費逃避真實反饋(心態錯誤二),或是複製別人的成功模式(心態錯誤三)。
市場驗證不是為了證明你夠好,而是為了找到最適合的路。當你帶著清晰的自我認知去做MVP,市場會給你最真實的指引,幫你走向屬於自己的成功道路。
最後想問問你:回想一下你最近的一次市場驗證嘗試,你是帶著「證明自己」的心情,還是帶著「了解市場」的好奇心?這個微妙的心態差異,可能就是決定你的MVP成功與否的關鍵。
外部權威連結
常見問題FAQ
延伸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