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營品牌的路上,沒有通用的成功路徑及模板,真正左右成敗的是你天生偏好的行動取向,行動取向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在面對目標時,第一時間最自然、最舒服的啟動方式。
舉個例子:朋友問「ChatGPT 怎麼用?」,你會毫不猶豫地開螢幕分享,邊操作邊講解,先示範、再拆解,就是屬於你的行動取向在帶路,所以與其一直研究最新商業模式跟風,不如先搞懂自己是哪一種創業能量,順勢發揮事半功倍。
為什麼要知道自己的行動取向?
- 選商業模式省力:系統規劃型的人做 SaaS、線上課程比較能長期樂在其中;社群連結型則在會員制、活動策展更容易發光。
- 避免內耗:舉例來說,問題解決型,他們的爽感來自於腦力激盪及解決問題,若被迫天天寫長計畫書,很快倦怠;優化服務型很在乎交付品質的人,他們喜歡照著流程把每個細節做到位,所以如果每天都要跑現場、當場即興調整內容,甚至還要面對客戶一直臨時加菜,他們內在會有種焦慮感。
- 聚焦學習:了解取向後80% 的力氣放在你擅長的,把 20% 的能量用來補關鍵短板,舉例來說,如果本來就是很會講故事的人(像 Teacher 型),那你就不需要硬把自己練成流程控(Architect 型)。你只需要學會怎麼把故事放在報名頁、講出一個讓人秒懂的服務說明及收費方式。

從你的行動直覺,看出最適合的創業人格與商業模式
接下來會逐一解釋這五種人格,解析它們如何對應商業模式、常見陷阱與加速成長的關鍵。在閱讀這五種創業人格的時候,別急著分類自己是哪一型,可以先慢慢感受:
- 當你腦中冒出新點子時,你通常怎麼開始?
會在開始想教案、做投影片、設計流程?還是立刻找人討論或直接測試看看?
這透露了你最自然的啟動方式。 - 什麼樣的工作情境,讓你感覺很順、很有動力?
你會在安靜的空間裡創作最投入?還是在面對面互動、活動帶領中感覺特別充電?這說明你在哪種行動中最有動能。 - 在團隊、朋友、社群中,你最常自然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是規劃者、解決者、教學者、職人還是活動發起人?
五大創業人格分類一次看:Architect、Fixer、Teacher、Craftsman、Host
如果你能對照這些線索,會慢慢帶你靠近你適合的方式,那你在創業上的下一步就會變得更清楚,不再靠猜或跟風,而是照著屬於你的地圖走,以下是五種常見的類型:
- Architect 系統設計型(策展者):享受規劃完整體驗,偏好一次到位的流程與自動化;適合線上課程、SaaS、知識庫訂閱。
- Fixer 問題解決型(修復者):樂於找出漏洞、量身打造方案;一對一高單價顧問、專案整合最能發揮。
- Teacher 知識轉譯型(講師):擅長把複雜拆解成淺白,比起被動銷售,更愛在課堂或工作坊與人互動。
- Craftsman 優化服務型(匠人):追求技藝極致,用標準化流程複製品質;產品化服務或 Signature Package 是首選。
- Host 社群連結型(發起人):靠營造場域與人際網路取得影響力;會員制、活動策展與線上社群能為他們帶來穩定現金流。
註:Signature Package(招牌服務套組) 的意思是:一個經過標準化設計、可重複販售、並且具有個人風格或專業亮點的服務套組。

Architect 系統設計型
適合模式:線上課程、訂閱型內容、自動化知識庫
如果你有點像這樣,那很可能是屬於 Architect 系統設計型:
- 有新點子時不會立刻去做,會先開始畫流程圖、設計整體架構。
- 做一個服務時,喜歡先把所有步驟都規劃好,再規劃成一套使用者可以自己照著跑的體驗。
- 追求的不是曝光,而是高品質、可複製、能獨立運作的系統。
舉個例子,如果要打造線上沈浸式體驗,你會把路線、說明、提醒、互動機制都設計好,讓對方不用你在場也能完成整個學習旅程,你會享受做這些事:
- 設計流程、課程、學習地圖
- 自動化表單、通知、回饋機制
- 獨立工作、沉浸創作,不喜歡每次都從頭講解
如果可以讓你一次準備好,讓 100 個人重複用,你會覺得超開心,優勢:
- 一套流程可以服務很多人:做得好可以睡覺也在收款
- 適合線上課程、SaaS、訂閱型內容:設好就能穩定收費、不需每次客製
- 極度自由、獨立作業:反而越創作力旺盛
需要注意的盲點:
- 過度優化很難上線:這個還不夠好、再調一下,結果拖好幾個月
- 沒人催促容易拖延:因為沒有外部壓力,很容易自我懷疑或改到天荒地老
可以採取的行動方案:
丟出最小可行版本(MVP),用真實反饋調整就好,別在腦中模擬過頭。
把你的路線切成幾個小步驟,每完成一段就驗收一次,不然會忘記自己在幹嘛。
善用工具幫你省事(像是 Zapier、n8n):把問卷、信件、報名、付款都自動化,才不會一直回信、貼連結。
Fixer 問題解決型
適合模式:高價顧問、客製化方案、策略設計、品牌診斷、系統整合等量身打造型服務
如果你有點像這樣,那很可能是屬於 Fixer 問題解決型:
- 身邊朋友有困難時,第一個想到找你問看看
- 喜歡拆問題、釐清混亂、找到癥結點
- 面對面聊過一輪後就能對問題脈絡一目了然,甚至現場給出幾個可行方案
如果你覺得:「每次遇到卡關都能解掉,超有成就感!」那你很可能就是典型的 Fixer 問題解決型,優勢:
- 拆解能力強:越複雜的情境,你越能找到核心解法
- 適合高單價、少量專案:因為你的價值在於為客戶量身定做,不是複製貼上
- 不怕未知樂於挑戰:每一個案子都是新世界,樂於挑戰、喜歡變化
需要注意的盲點:
- 高強度一對一容易被榨乾:每個案子都不一樣,每次從零開始釐清問題、想解法、重新規劃流程,就像每次都要打造一個新答案,腦袋幾乎沒休息。久了真的會累,也很難同時處理太多案子。
- 預算範圍邊界沒談清楚容易內耗: 為了幫忙到底,常常不小心做到超出報價範圍。
Fixer的價值是看見關鍵,擅長把複雜變清楚把客戶卡住的地方解開,這種能力真的非常稀有,需注意的是不需要對每一個問題負責到底。要把專業跟時間放在最值得解決的地方,讓你既能發揮長才,又不會內耗。
下一篇,我們會介紹 Teacher 知識轉譯型(講師)、Craftsman 優化服務型(匠人)、Host 社群連結型(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