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清單用不出來?用3個教練提問,把它變成你的品牌賺錢藍圖

列出了一份價值觀清單——誠實、自由、創造力、愛、連結——然後呢?

許多創業者都曾歷經這樣的卡關:認真盤點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還貼在電腦前當提醒,但一遇到定價、行銷、選客戶時,那些詞就像消失了的神祕符咒——好看,卻完全派不上用場。

問題不是價值觀本身,沒人教我們怎麼把它轉化為商業決策的應用方法。

品牌賺錢藍圖

為什麼列出了價值觀,事業卻還是一樣迷惘?

核心問題是:我們太習慣把價值觀當成「靜態的標籤」,而不是「動態的行動指南」。

這就像很多創業者經常面對的痛點:

  • 做得太多,卻不見穩定變現;
  • 學了很多行銷技巧,結果只是堆滿工具卻缺乏一條貫穿的主軸;
  • 設定了一堆目標,內心卻持續內耗、質疑自己。

其實,問題的源頭是:沒有一個真正由「內在價值觀出發」的創業思維框架。

價值觀也是如此。當價值觀只停留在「我重視誠實」、「我追求自由」這種靜態描述時,它們無法提供任何商業決策的指引。

那就像把地圖貼在牆上,但開車時完全不看一眼。你不會這樣找路,對吧?事業也一樣,價值觀要拿來用,而不是當裝飾。

價值觀最想為誰服務

教練提問一:價值觀最想為誰服務?

這是關於你理想客戶的精準定位——要找誰與你的價值觀共鳴。

從價值觀到理想客戶的轉化方法

每個價值觀背後,都隱藏著特定的客戶群體和他們的痛點:

如果核心價值觀是「深度連結」

  • 吸引的客戶特質:感到孤獨、渴望被真正理解的人
  • 他們的痛點:在人群中感到疏離,缺乏深度的情感連結
  • 他們的轉變渴望:真正的陪伴與理解
  • 服務方向:一對一深度教練,或建立真誠互動的社群

如果核心價值觀是「真實表達」

  • 吸引的客戶特質:在社群活躍,卻感覺一直在演戲
  • 他們的內心話:「我做的內容都是別人想看的,但不是我真正想分享的」
  • 他們的渴望:害怕被批判,所以總是迎合他人期待,想要活出真實的品牌與影響力
  • 服務方向:品牌表達教練、真實風格社群

如果核心價值觀是「永續成長」

  • 吸引的客戶特質:被快節奏商業環境搞得筋疲力盡的創業者
  • 他們的困擾:不想再燃燒自己來換成果,想要平衡但不知道方法
  • 轉變渴望:「不想再這樣衝刺了,但不知道怎麼在慢下來的同時還能賺錢」
  • 服務方向:設計永續的商業模式和生活節奏優化

價值觀客戶匹配的實際操作

具體操作時,要像寫購物清單一樣詳細,別再寫「25-45歲女性,對身心靈有興趣」這種模糊敘述,試試以下引導:

  1. 他們正在經歷什麼痛苦?
  2. 他們會用什麼語言描述自己的困擾?
  3. 他們最希望達成什麼轉變?
  4. 什麼樣的價值觀共鳴點會吸引他們?

這個過程將抽象的價值觀轉化為具體的理想客戶輪廓和服務定位,也是價值觀到理想客戶的轉化,是為某一群人創造價值的邀請。

獨特體驗

教練提問二:價值觀能創造什麼獨特體驗?

第二個教練提問關於服務設計的不可替代性。關鍵是將價值觀注入服務流程的每個細節,創造別人無法提供的獨特體驗。

價值觀服務化的設計思維

每個價值觀都能對應到獨特的服務體驗:

如果價值觀是「好玩有趣」

  • 服務設計理念:諮詢過程設計得像一場遊戲
  • 具體體現方式:輕鬆又深刻,顛覆人們對成長的刻板印象
  • 客戶體驗:從報名到結束,每個環節都充滿輕鬆愉快氛圍
  • 差異化優勢:在一堆嚴肅專業的同行中,成為讓學習變好玩的獨特存在

如果價值觀是「寧靜平和」

  • 服務設計理念:提供完全不被打擾的陪伴空間
  • 具體體現方式:說話節奏緩慢,給客戶充分思考時間,環境營造寧靜氛圍
  • 客戶體驗:從接觸的第一刻開始,就能感受到內心的平靜
  • 差異化優勢:沒有壓力式推動,只有被看見與接納的感覺

如果價值觀是「深度洞察」

  • 服務設計理念:每次互動都要有深刻的「啊哈時刻」
  • 具體體現方式:用系統性方法幫客戶看見盲點,提供前所未有的自我認知
  • 客戶體驗:客戶說:「你怎麼知道我內心其實在想這個?」
  • 差異化優勢:不只提供解決方案,更提供深度的自我發現之旅

換句話說,價值觀不是放在網站首頁的slogan,而是連客服回信、付款頁面都讓人感覺「你很不一樣」,從價值觀出發重新設計整個客戶旅程。

  1. 服務前期:初次接觸就要體現價值觀
  2. 服務過程:每個環節都與價值觀保持一致
  3. 服務後續:結束後的跟進也要延續價值觀體驗

這樣的設計讓客戶不只是購買服務,而是體驗一種與他們價值觀共鳴的生活方式。

價值觀和別人有何不同

教練提問三:價值觀和別人有何不同?

第三個教練提問關於市場區隔。這不是傳統的差異化,而是基於價值觀的差異化定位,例如原來你以為的缺點,其實是市場上的稀缺優勢。

從三個提問到完整商業系統

把這三個教練提問串起來,就是你價值觀變現的系統藍圖:

  1. 理想客戶:價值觀是誰的磁鐵?
  2. 服務體驗:如何讓價值觀具象化?
  3. 市場差異:怎麼從價值觀出發,建立無法被複製的品牌?

這就是打造靈魂品牌的起點——不是模仿別人,而是活出你的獨特。

價值觀應用的常見陷阱與解決方案

陷阱一:過度理想化

把價值觀當成完美的道德標準,導致無法面對商業現實。

解決方案:價值觀是指引方向的羅盤,不是束縛自己的規條。允許在實踐中保持彈性。

陷阱二:缺乏具體化

價值觀停留在抽象層面,無法轉化為具體的商業決策。

解決方案:使用三個教練提問的框架,將每個價值觀都轉化為具體的策略。

陷阱三:忽視市場驗證

只考慮自己的價值觀偏好,忽略市場是否有相應需求。

解決方案:持續關注市場回饋,在堅持價值觀的同時保持調整彈性。

陷阱四:表面化應用

只在行銷文案中提到價值觀,但服務本質沒有改變。

解決方案:從服務設計的底層開始,讓價值觀真正滲透到每個環節。

覺醒系統的價值觀應用

成功案例:內在品牌覺醒系統的價值觀應用

以內在品牌覺醒系統為例,展示價值觀如何轉化為完整的商業模式:

核心價值觀識別

  • 價值觀:內在一致、個人化陪伴、系統整合
  • 理想客戶:渴望品牌突破的創業者
  • 體驗特色:不是交你用AI,而是教你如何用AI活出自己
  • 差異優勢:技術只是工具,靈魂才是亮點

三個提問的具體應用

提問一:最想為誰服務?

  • 目標客戶:有專業能力但不知道如何行銷表達的創業者
  • 痛點識別:做得太多、系統混亂、不知道如何穩定變現
  • 共鳴語言:「內在一致、外在流暢的專業變現系統」

提問二:能創造什麼獨特體驗?

  • 服務設計:結合AI工具與個人化策劃
  • 體驗特色:用自己的優勢、理念及語言打造系統
  • 差異化點:不只提供工具,更提供由內而外的整合思維

提問三:和別人有何不同?

  • 市場區隔:在技術導向的AI教學中,強調內在品牌的重要性
  • 競爭優勢:不只教怎麼用AI,更教如何用AI活出自己的價值觀
  • 獨特定位:AI+靈魂的整合服務

這個案例示範了如何將價值觀完整轉化為商業模式的每個層面。

結論:當價值觀成為你的商業導航

你不再需要每天焦慮著「我要說什麼」、「我要做什麼內容」、「我要怎麼收費」 因為價值觀,會告訴你下一步。

從現在起,選一個你最有感覺的價值觀,回答這三個教練提問,開始建立你的品牌藍圖。

相關文章

常見問題FAQ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標記為 * 的為必填字段

滾動到頂部